提高视谱能力很重要
更新时间:2017-02-17 14:06:02
近年来,学习古筝的人数骤增。大多学古筝的人无不希望自己具有超凡的演奏技艺,挥洒自如地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
但是,大多学生都不知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弹奏能力;部分教师也不知该如何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
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提高自己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视谱能力的高低。它是决定古筝学习进展之快慢、回课质量之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古筝演奏者的视谱能力,古筝学习、教学实践中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古筝演奏者的视谱能力呢?
一、提高视谱能力
比如,同一首乐曲。有的学生用一个星期、甚至几天便可完成视谱阶段,并可以做到基本无误。特别是对于基本功较好、音乐表现力较强的学习者,就意味着完成了对该乐曲学习的一大半,剩下的就是要更进一步的熟练,加深对曲子的理解,精雕细琢、加工完善了。而有的同学却把视谱阶段拖的很长,错误百出,每次上课都要老师帮着纠正节奏及指法,严重影响到了上课质量与进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在视谱时要耐心细致和理解准确。
我时常叮嘱我的学生,在拿到一首新乐曲时:
一、要打着拍子进行视唱,掌握音乐节奏和熟息乐谱,确保音乐时值不拖不抢,音的高低位置要在琴弦上准确无误地弹出。
二、还要分手进行单独的视谱弹奏,真正做到节奏不错、音不错〔在这里指出,由于古筝属民族五声乐器,所以音不错还包括了上下滑音及按音的音准问题〕、指法不错。
三、在以上基础上,一些较难的乐段,可以采取弹左手唱右手,弹右手唱左手的方法,这在我的学生中非常适用,并且效果显著。
四、在确定分手练习无误后,才可以进行双手和弹,但要坚持“宁可慢、不能断” 的原则,即使个别音出现错误,也不要中断,保持音乐的发展及流畅性。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反复练习中发现技巧性较强及演奏不流畅的地方,进行单独练习。
最终使错误得以逐渐更正,视谱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琴弦位置更趋熟悉,演奏技巧和手指机能在运动中逐步健全确立,准确性加强。
以上是针对视谱能力不强的学生提出的几点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要完全表现出一首古筝乐曲的风格、内涵及其自身的韵味,除了要严格要求音符、节奏、指法的准确外,还有许多在乐谱中出现的标记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但部分学员却对其容易忽视,好像谱子上除了音符外什么都没有,这正是教学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
所以,除了弹对音符和节奏以外,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的认真视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通过视谱把握好音乐的情绪、意境以至风格。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更高的视谱能力。
二、有效提高方法
1、要细致地把视谱容入日常的练习当中。
提高视谱能力是古筝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多数学生在练习时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在每一遍的练习中所要改正的错误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程度,认为练琴只不过是手指在古筝上的反复弹奏达到熟练的过程,这种盲目的练习往往会事倍功半。
这就要求学生在一开始弹奏时就要开动脑子,克服毛躁,认真细致,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能使我们从中发现很多要求与处理是自己忽略和没有注意到的,很多指法和节奏是弹错的。只有经过这样的视谱练习,才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及演奏中更加快速准确和声情并茂。
2、想要把乐曲处理和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单单重视音符和节奏是不够的,谱面上还有一些标志和记号是一定要弄清楚的。首先是音乐术语,它包括表情、情绪、音乐性质和速度的标示。如:“温柔地”“哀怨、如诉地”“幽静”“速度较自由”“快板”“慢板”等。其次是各种具体的力度标记,如:“f、mf”“p、 mp”“〈”“〉”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突强不等于渐强,突弱也不等于渐弱。渐强和渐弱主要是表示感情的逐渐推进与高涨、缓解与消退的重要方式,而突强和突弱却是要表现情绪、环境的突然变化,也可用于段与段之间的交替。
比如,最近一个学员正在学习的十级乐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中,前一段还是中板、活泼地描绘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及小姐妹在放羊时嬉戏的欢乐情景,紧接着后一段就变成了快速、激烈地,来表现狂风暴雪袭来。
最后还要注意一些用来提醒速度的小标语,由慢渐快或由快渐慢往往都能弹出很多层次。所以处理和安排好速度变化对于表达音乐情感或音乐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视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总之,视谱是弹奏的基础,视谱能力的提高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积累的,也是学习者视唱习惯、乐理知识、文化修养的综合素质的表现。练琴并不是乐曲在琴弦上不断重复的弹奏。
正确的练琴方式应包括认真的视谱,细致的体会及恰当的处理,且把所有的符号变成优美动听的音乐。
我们作为老师,要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修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感知力,真正做到用心去练。
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关注大蜀艺术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