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不管长多大,依旧想过儿童节
更新时间:2017-05-31 14:12:11
每年六一节来临时,我都会异常的兴奋。我喜欢这个节日,虽然年纪上,这个节日早已离我远去多年,但是童年过这个节的所有场景都在我的脑海里崭新如初。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长大后,就没有小时候开心了呢?
我小时候的六一儿童节真得很简单,但是却是无比开心的。一、二年级是在村上读得,那时六一节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一来两个年级只有两个老师,而且还是爷爷辈的老师。他们教学严谨,对于孩子的娱乐活动并没有多少主意。
二来学生比较多,学校的资金又紧缺。实在没有财力和人力去办活动。但是我们依旧很开心,因为六一节那天我们不用上课,而且老师也不会布置家庭作业,真得是一个完全用来放松的日子。
父母许是认可这个节日的,这一天也是不用我们做家务或者农活的。
你也许不会明白,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有那么一天不需要做家庭作业,不需要做家务,可以完全控制电视机,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和小伙伴们到处撒欢是多么美好,这一天对孩子而言,魅力仅次于除夕夜了。
因为除夕夜可以领到压岁钱、穿新衣服、放炮竹、当然还有各种好吃的。
三、四、五年级是在镇上读得,小时候觉得镇上的学校就是另一个世界。
因为镇上的学校里有“正规的操场”,有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花坛,上课的地方不再是破旧的红瓦房,而是贴着瓷砖的五层楼房。
从一楼到五楼分别是一年级至五年级。更重要的是,学校外面和门卫室都是卖零食的,上学的时候可以买、下课的时候可以买,放学的时候还可以买。小时候上学,最喜欢的事就是下课和同学玩游戏,一起买零食吃。
当然当时最期待的便是六一儿童节了。因为没到镇上上学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在镇上上学的姐姐可以看到儿童节的表演,而且回来的时候还会带很多好吃的。三年级的六一儿童节是我第一次现场看歌舞表演,兴奋异常。
六一节前,每个班的老师都会选一些学生,进行歌曲、舞蹈排练。小时候特别特别希望能够被老师重视,特别是我这种永远的中等生。
但是会很矛盾,即想被老师选中,又怕被老师选中。虽然最后确实没有被选中,很失落,但是一转眼就忘了。
六一节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出一份属于自己班的黑板报,学校会评选黑板报出得最好的班级,给予该班级精神上的奖励。
开会表彰,颁发奖状。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对精神奖励那么的神往。被别人肯定,会比得到任何物质都开心。
而且集体意识也特别强,生怕自己做了什么错事,给班级丢脸。儿童节的那天,通常上午是办全校的儿童节娱乐活动,下午活动结束后,领了零食就放假了。
早晨我们会早早的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每个班级到达自己班级所在的区域,等校长发言完毕,表演就开始了。
活动的节目单有唱歌、跳舞、朗诵、小品……,看表演的时候,全程都开心的要死,现在想来,也不知道自己为啥那么开心。最开心的事,便是看完表演后,老师发零食给我们了。
刚上初一那会,我以为我们还会过六一儿童节,但是那天到的时候,我们依旧要上课,没有任何活动,老师也没有发零食给我们,放学的时候老师依旧布置了家庭作业……我才意识到,六一儿童节原来是给上小学的孩子过的。
从上初中时,老师和家长们,便开始抓紧我们的学业,让我们好好学习,考重点高中,考上重点高中才有十足的把握考上重点的大学。
如果考上的只是二流的高中,老师和家长们施压的力度就会更大,他们整天会跟你唠叨,“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你不加倍努力,怎么有把握考上大学呀……”,
考上大学以后,身边的人又会给你灌输,“大学你要全面发展,挖掘各方面的潜能,不然毕业后怎么能找到好工作呀?”
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依旧有人在你耳边说“谁谁谁月薪过万了,买房买车了,你不加把油不行吆……”
我想从没有儿童节那年开始,很多人的快乐便没有之前快乐得那么“没心没肺”,那么发自肺腑。
从那年开始,我们开始背负所谓的“人生”,父母长辈、老师开始寄予我们希望,要求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
为了让他们开心,我们努力地考高分,做乖小孩。我们开始害怕犯错,犯错就意味你不懂事,但是小的时候我们“犯错”,大人们不会过度的责怪我们,有时候还会为了我们的奇思妙想点赞。
我们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功利,什么能够让大人们高兴,我们就做什么,什么能让自己“收获”更多。
我们就做什么……我们变得不单纯,变得爱斤斤计较,变得快乐不起来,变得越来越讨厌自己……我们是怎么了?
怀恋儿童节,想过儿童节,不是为了过节的那个形式,而是希望找到当年的那个对什么都充满期待,对很多事物都真心觉得满足,开心是发在内心的自己。
我想自己依旧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期待的孩子。是一个从来没有长大,但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的孩子。
我们的儿童节没有远去,看看那些天真的孩子,愿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拥有童心,笑得天真,活得灿烂。
祝每一个拥有童心的人,节日快乐!!!
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关注大蜀艺术官方微信平台
上一条:陶埙的吹奏方法和基础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