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60岁陈道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正因为弹琴才在娱乐圈无任何恶习!

更新时间:2017-10-22 14:44:37  

陈道明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

他爱妻,顾家,厌恶应酬,滴酒不沾;

他年过60,却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季羡林赞他可胜任北大的研究生导师,甚至曾与钱钟书是忘年之交。


陈道明的琴技在圈内有口皆碑,曾被郎朗评价为,“陈道明弹的琴,是演员里最好的”。

陈道明曾经说过他喜欢做“无用”的事,在他这儒雅的大半生种,弹琴就是这些“无用事”之一。

“无用方得从容,放下适可心静 ”他说 。


在音乐里排遣,是最好的排遣。

陈道明钟爱音乐,听说他从小弹得一手好钢琴,喜欢到不行。

只要在家,他每天要弹上两三个小时,兴致高时会弹四五个小时。

他有一台珍藏版电子钢琴,无论去哪儿都会带着,在外拍戏间隙就会用它来代替钢琴,有时碰巧剧组有设备,也会弹弹手风琴、吹吹萨克斯。

钢琴对他来说是绝对私密的朋友,混迹于社会,难免有郁结之事,音乐便成了他排解心中不平的最佳利器。


除此之外,陈道明的书法功力在演艺圈中,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为人低调的他,平常对中国古典文化也是颇有研究。

除了这个特长之外,很多人都不知道陈道明早年还曾是一位专业歌手。他在1990年时,录制过一张情歌卡带,其中收录了10首情歌,而且歌词大部分也是由陈道明自己创作,有的歌曲当年甚至还拍摄了音乐录影带。


60岁前夕,他在《无用方从容》一文中写道:


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


但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

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的生命包含肉体和精神,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心安,则身安。


有人说工作那么忙,时间那么紧,去哪儿找闲情逸致?

其实还是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了。


这些或许都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的事儿,远不如一场饭局来得更有用,但人活着,需要给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让自己保持自我、本我、真我。

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豁达的人生观念,让已62岁的陈道明老师在荧幕面前显的还是如此“年轻”。

弹琴、读书、写字、下棋,这些看似“无用”之事,所带来的远远是超过肉身的愉悦,这种精神上的享受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学习的。

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关注大蜀艺术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