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掌握古筝弹奏的快速技巧

更新时间:2017-03-04 14:09:37  

今天,要跟大家讲解快速弹奏的技巧,那在这之前就先介绍一下古筝的发展,乐曲的的一些发展。


筝,又名古筝。


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流行在当时的秦国境内(即现在的陕西一带)所以又叫秦筝。


古筝最初的演奏方法,是用右手弹出旋律,掌握节奏,左手在“雁柱”左侧,用按、滑、揉、吟来控制弦音变化,以美化音色,装饰旋律,表现风格。


到了20世纪50年代,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筝的演奏技术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到了六七十年代,王昌元老师创作了《战台风》,表现了工人阶级战天斗地的气势。


《战台风》的出现,使古筝的演奏的技术、技巧,又进人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结束了古筝只能轻弹慢揉的时代,使古筝这古老的乐器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近些年通过教学、自身学习总结的方法:


一、放松


几乎在每个孩子的课堂记录本上我都反复写过关于“放松”的方法。


这是练习快速技巧的过程中,必须掌握一个要领,只有使肩、臂、肘、腕的肌肉,充分放松,才能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


如果有任何一个部位紧张,那力量在送往指尖的过程中,就会减弱,同时牵制了手指的灵活性。


上课时我反复强调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能使肌肉僵硬,这样手指才能被积极调动起来。


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以臂为支点带动手腕,从而带动手指,使手臂、手腕、手指全都处于紧张状态,这不但影响了演奏速度,也影响音色及清晰度。


所谓弹琴,就应用手指去弹,以指根为支点,指头运动的动作越小,速度越快;动作越大,速度越慢。


二、不能急


练习快速技巧时,不能急于求成。


快易出乱,慢练才是水平。


在最初的基本功训练中,应有意识地把速度放慢,把力度加大。


例如:十六分音符弹成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弹成二分符(即上课时我们将半拍的音弹成一拍,将一拍的音弹成两拍),等到手指肌肉逐渐适应了这一过程再逐步加快速度,加大密度。


下面讲几种手指肌能的基础指法练习,这在我的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看到每周在家练琴时认真练习指法的学员一定会比不太认真练习的学员乐曲弹得好,这就是基于基本功的能力。


1、贴弦练习:手指能同时离开琴弦,一个手指动其余手指立住不动,训练手指主动的交替行走能力,为以后手指的滚动练习打好基础。


此练习强调两点:一是力度;二是速度,不能随便弹。


2、手指指序滚动练习(上下楼梯):一定要在打好贴弦练习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此训练,否则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控制能力都达不到新的要求。


通过这种训练方法,一定让手指积极主动,前一手指弹弦时,后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准备,同时弹同时下落,手指弹弦不能间断。


尤其是对四指和二指要着重训练,因为这两个手指的肌能相对比较弱,注意先慢后快,逐渐加速,保持力度,而且力度要均匀,弹出的音色要统一。


经过这些系统训练才能让手指发挥它的主动性,使肌肉得到循序渐进的锻炼,在演奏快速技巧时才能快而不乱,最终达到甚至超过原有的速度。


3、快四点练习:可以训练手指位置相对固定,弹奏中避免发生碰撞。尤其是大指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放在食指外侧,各行其道。


三、因人而异制定计划


练习快速技巧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生理条件,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有些人手指肌能较差应通过对四个指头的开发,使各弹奏手指以其根部关节为支点,摆脱腕的制约。


最初,从慢速开始,把各指头的能力练平均,逐步掌握对称与惯性的规律。


手指肌能较强的人,在训练过程中,应采取综合练习的方法。


弹奏传统筝曲时,运用快四点手法(就是通过中指、大指、食指勾、托、抹的快速交替,进行演奏。)


更多新闻资讯欢迎关注大蜀艺术官方微信平台